水资源管理及其发展方向

来源: 丰泽源仪表仪器 | 时间:2023-12-01

  水资源,既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,又是经济性的战略资源,不仅是人类与其它一切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,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。但水资源数量有限,且易于污染,如不进行相对有效管理,则会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。

  水资源,既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,又是经济性的战略资源,不仅是人类与其它一切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,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。但水资源数量有限,且易于污染,如不进行相对有效管理,则会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。

  水资源管理,是指运用法律、行政、工程、经济、技术、教育等手段,依据水资源自然循环规律和综合承载能力,对开发、利用、保护水资源与防治水害等涉水行为做调整、规范之活动。水资源管理的目的,在于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,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。

  (2)水资源开发与管理,应建立在用水者、规划者、决策者共同参与的基础上。

  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根本原则为“五统一,一加强”,即统一规划、统一调度、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、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,加强全面服务。

  (1)20世纪60年代以前,水资源利用属于被动适应型,水资源管理处于原始供水管理阶段。

  (2)20世纪60~70年代,水资源利用属于需求主导型,水资源管理处于“以需定供”阶段。

  (3)20世纪80年代~90年代前期,水资源利用属于资源限制型,水资源管理进入“供需平衡”阶段。

  (4)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,水资源利用属于优化配置型,水资源管理进入“以供定需”、即需求管理阶段。

  随着需、用水量的快速增长及水污染日益加重,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,生态环境需水将成为核心问题,水资源利用将进入生态保护型时期,相应的水资源管理必然进入“生态优先”阶段。

  实际上,水资源的内涵也是随着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而变化的,例如在水力发电机产生以前,当时的水资源实际上为单要素的水资源,即水量。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水资源,一般是指双要素的水资源,即水量与水能。20世纪60年代至今,水资源一般包含水量、水能和水质三大要素。面对21世纪淡水资源的严峻形势,要重新认识水资源的内涵,如我国著名淡水生态专家刘建康院士等国内著名专家、学者自2006年起就一直呼吁,应将现在水量、水能、水质三大要素的水资源,扩展到水量、水能、水质、水生物四大要素的水资源,即将水生物列入水资源管理范围,建立包含水量、水能、水质、水生物的水资源管理体系。水资源管理的这一发展趋势,与我国当前水资源利用方式由“优化配置型”向“生态保护型”转变、水资源管理由“以需定供”阶段向“生态优先”阶段转变是一致的,表明四大要素水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,是水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
  遵循水资源内涵与管理体系扩展的趋势,扩大水资源管理范围与权限,将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及水生态管理进行整合,由一个行政机构对水资源、水环境及水生态实行一体化管理,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。问题大多在于水资源与水环境及水生态一体化管理体制,有利于避免目前水资源管理层面上部门分割、政出多门等不良现象的出现,有利于水资源管理效益的提高。

  近两年来,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专家一直在向国家相关部门建议,由水行政主任部门管理湖泊及其流域内河流的湿地,会同土地、环保、农业、林业、交通、渔业、文化、建设、旅游等有关部门,尽快制定统一的、包含湿地生物与生态环境在内的水资源管理规划、政策、法规,以推动我们国家“大水资源”(指四大要素水资源)管理体系与体制的早日建立与运行。

版权所有:乐鱼官方网页下载地址入口 粤ICP备2021097226号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