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:水利投资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 幸福河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

来源: 水资源规划咨询 | 时间:2024-03-04

  水利投资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省级水网工作全面铺开,安全防御措施持续强化,幸福河湖建设走在前列……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这一年,福建坚持“三下沉”工作法和“一河一网一平台”的发展策略,全局谋划推进水利重点工作,交出了河湖长制工作连续6年获得国务院正向激励、水土保持工作评价连续5年全国优秀、水利工程质量连续3年位列全国A级行列、水利安全生产省政府考评连续5年优秀等优异成绩单。

  福建历史上顶级规模的引调水工程“一闸三线”工程全线通水,闽江之水跨越山海流入平潭地区,为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注入澎湃水动能;

  霍口水库主体工程建成,极大提升了罗源湾区及周边地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和水资源供给水平,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……

  2023年,福建建立水利“项目库”,实行“资金跟着项目走,项目跟着规划走”,全程跟踪、动态管理,目前入库项目已达11385个、总投资3352.55亿元。积极申报水利增投项目,306个通过国家审定,安排国债资金110亿元。组建水利服务基层小分队,用好用足省级前期专项经费3亿元、规划合作贷5亿元,支持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,全省新开工重点项目200多个。

  福建坚持将所有规划放入水利“一张图”中统筹考量,实行挂图作战。省政府印发实施《福建省水网建设规划》,谋划形成“三纵八横、三区两带”的省级水网,规划总投资10260亿元。福建省、武平县两级同期入选全国水网先导区。

  2023年2月20日,福建省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开工活动在泉州晋江市举行。福建省水利厅供图

  重大水利规划等工作也在快速推进。2023年,福建26座中型水库列入“十四五”全国规划,全省小型水库建设总体方案编制完成。有序推进全省水资源配置规划、流域综合规划、入海河口整治规划,启动编制福建省防洪规划、《福建省数字孪生水利(一平台)建设三年行动方案》,完成水利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期评估。成立了福建省闽江(木兰溪)、九龙江2个流域中心,加强流域的统一规划、统一治理、统一调度、统一管理,助力闽东北、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高质量发展。

  2023年,福建成功防御了“杜苏芮”“海葵”等7场台风、8次强对流和15场暴雨。修订出台“一规程四制度”,修订完善针对1万多个村、49座重要城市、3611座水库的防汛预案。汛前组织防汛安全大检查,整合归并八大类检查任务,抽查重点部位1330个,2743个问题全部完成闭环整改。加强了抢险物资队伍配备,举办了水旱灾害防御综合演练,全面落实1160处水毁修复。

  汛前做好充分准备,平时加强建设管理。福建通过落实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,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1座。建成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931座、安全监测设施850座;累计接入省级小型水库雨水情信息平台2110座,接入率62%。完成水库安全检测鉴定198座、水闸17座。组织并且开展水库大坝和堤防工程白蚁危害及防治情况普查,开展蚁患应急整治279处。

  福建通过全面的安全巡检、病险水库的空库运行,特别是“头顶一盆水”小水电站的专人值守,确保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。全省3611座水库实施“零报告”制度,实行全流域综合预警、联合会商和调度,有效地预防和应对了各种极端天气事件,如暴雨、强对流天气和台风袭击。尤其是在抗击“杜苏芮”“海葵”这类超强台风过程中,预泄腾库16.7亿立方米,将溪源溪流域30年一遇大洪水削减为不足2年一遇,确保了省会福州等重要城市的防洪安全。福建还持续探索堤防保险机制,连续6年投保3~5级堤防,累计投保堤防长度23607公里,获赔686起共计9173万元,最大限度减少灾情发生。

  省级河长率先垂范,各地河长办持续创新,各个部门通力合作,社会各界热情参加……福建省河湖长制工作连续6年获得国务院正向激励,幸福河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。

  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和省长赵龙数次巡河,深入一线进行调研,召开相关会议,部署推动河湖长制工作的深入实施。省级河长高位推动,为河湖长制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,确保了河湖长制各项政策落地、工作见效。

  福建现有河湖长6886名、河长办1225个,设立村级河道专管员8272名,累计建成幸福河湖近7000公里。坚持社会参与,组建“委员河长”“乡愁河长”“老兵河长”等20多类“民间河长”队伍,第三方河湖管养队伍251支4500多人,高校护河实践队259支4000多人。

  始终坚持创新引领,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完整,是福建开展河湖长制工作的底气。

  福建优化河湖长动态调整和责任递补办法,建立“巡河交水”联合巡护、河长离岗交接等机制;启动实施河湖长制省级正向激励,并对上年度工作推进力度大的市县予以奖励。在2022年创新成立省级幸福河湖促进会的基础上,目前已实现设区市幸福河湖促进会全覆盖。同时,积极开展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,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区域标准《幸福河湖评价导则》。导则不仅为河湖治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、系统的评价体系,而且为其他省份在河湖治理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福建还实施了《福建省河湖长制省级正向激励实施方案(试行)》,通过正向激励机制,逐步提升了河湖长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。

  福建坚持治理与管护并重,河湖生态实现更好更优。河湖库“四乱”(乱占、乱采、乱堆、乱建)问题持续整治,全省累计整治“四乱”问题3759个,处置非法采砂案件41件,取缔非法采砂点34处、堆砂场15处,同比分别下降38.8%、44.3%、61.5%;联合法院、检察、公安、司法等部门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,查处立案行政处罚案件135件。开展新一轮汀江—韩江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,落实重点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16亿元。全省主要流域Ⅰ~Ⅲ类水质比例99.2%,同比提高0.5个百分点;小流域Ⅰ~Ⅲ类水质比例96.0%。

  2023年12月7日,我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福建省长汀县成交,水土保持碳汇价值首次以“真金白银”的方式得以量化体现,福建在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。2023年,福建印发实施了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若干措施》。这一系列措施,将提升福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,为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  举措有力,创新不止。福建创新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省级科教园创建指标体系,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推广和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。2023年,福建水土保持科教园投入试运行,面向社会宣传展示,为水土保持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普及提供了重要平台。

  2023年,福建共治理水土流失183万多亩,水土保持率达92.79%,水土流失状况显著改善,流失强度大幅度降低,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,成为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,实现了向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历史性跨越,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。

  如何满足信息共享需求、及时传递重要水利信息?探索建设业务数字化势在必行,具有福建特色的数字水利智慧平台应运而生。

  福建省水利厅组织成立“一平台”建设工作组,落实“一平台”建设工作。数字水利“一平台”自2022年10月28日上线个业务系统,贯通跨行业数据3.1亿条,覆盖省市县三级,基本实现全行业“一屏管水”、全社会“一屏看水”。

  坚持试点先行,持续打造原型、物模、数字等“三条河流”,具有福建特色的闽江下游数字孪生流域研究基地开工建设,2个全国数字孪生先行先试项目通过验收,完成闽江流域水库群综合调度系统、福建水利“数字画像”系统开发,建立了“数据共享、指标量化、精准管理”的评价体系,实现了对市县水利工作的科学评价、精准指导。同时,加强重要系统运维,省水资源系统省级运维站点数据到报率近99%,省河湖长制管理平台管道流量采集精度达99%,数字水安视频监视系统视频在线%。(洪安娜 张智杰)

版权所有:乐鱼官方网页下载地址入口 粤ICP备2021097226号 网站地图